智慧农业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翅膀
在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上,加快打造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、农业农村用地“一张图”和基础模型算法等公共服务产品;在产业布局上,着力推动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,培育一批智慧农场、智慧牧场、智慧渔场,推进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;在示范带动上,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先行先试、探索智慧农业未来方向……随着《指导意见》与《行动计划》的深入实施,将进一步推动智慧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,我国智慧农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,为实现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的美好愿景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和动力源泉。
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
走进瀑拉谷酒庄葡萄园,放眼望去,越来越多的数字技术、智慧农业应用场景铺展在园区的农田上,尽显“科技范儿”。
位于莱山院格庄街道的瀑拉谷酒庄,是莱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葡萄产业集群“主阵地”。莱山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全省15个、全市2个获批建设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,聚焦葡萄、苹果主导产业,规划面积126平方公里,流转土地2.5万亩,形成了一产以葡萄、苹果种植繁育为主,二产以葡萄酒、果干、果泥等加工和冷链保鲜为主,三产打造以高端酒庄体验、水果观光采摘等为主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全链条,打造了一个多产业融合的平台,形成“果业+”生产生活方式。2023年产业园总产值达44亿元,带动周边农民年均增收2.6万元,探索出一条“产业园区统筹、重大项目带动、典型村居引领”的乡村振兴新路径。
“园区大力实施科技兴园工程,形成了以苹果、葡萄为主导产业,集种质研发和繁育、种管服一体化、绿色循环科技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,高起点、高标准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。”产业园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海英介绍。
在葡萄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,记者看到,一台台多功能耕耘机正在葡萄田内进行自动化作业。近年来,莱山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致力于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,推广葡萄管理全程机械化改造,葡萄生产中的整地、栽桩、除草、施肥、灌溉、植保等六个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,较传统模式增产20%以上,每亩年可节约劳动力成本800多元。
据了解,园区内2000余亩葡萄园进行了数字化改造,地面以上实行标准化架面建设,地面以下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、增施有机肥、化肥减量技术、测土配方及营养诊断施肥技术,完善灌溉施肥制度;实施生物防治、物理防治与化学农药统筹的统防统治技术,形成了葡萄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,全面提高了葡萄生产基地的规模化种植、标准化生产、智能化管理、机械化运用水平,实现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。
推进农业智慧化、数字化转型,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。近段时间,瀑拉谷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达成合作,对各类农机装备进行智能化改造,通过数字赋码管理,实现农机装备实时监控;采用5G联网,配置无人驾驶农机,实现无人作业。建立“星空地”一体化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,完成农机装备实时监控、无人作业,实现每一颗葡萄从种植、结果采摘到酿造成酒的全程可追溯。目前,瀑拉谷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9%,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100%。
备案号:京ICP备2024050808号-2联系电话:15811512873邮箱:57603058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