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善联农带农机制,打造“规模效应”
在21世纪的科技浪潮中,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,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。其中,数字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态,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席卷全国,为传统农业插上智慧的翅膀,推动农业产业向更高效、更智能、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。本文将深入探讨数字农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实践应用、取得的成效、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,旨在展现数字农业如何成为驱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力量。
位于青岛莱西市的青岛七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墨瑞鳕苗种车间里,40个孵化槽整齐排列,这些孵化槽被企业形象地称为“超级鱼碗”,单批次总计可孵化鱼苗100万尾。七彩种业依靠工业化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技术,完全实现了墨瑞鳕鱼苗的国产替代,被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机构评定为国际领先水平。
位于莱西市的艾泽福吉菌棒培养车间内 AGV(智能搬运机器人)正在搬运菌包
种业突破的同时,企业还有一条清晰的发展思路,那便是深耕与墨瑞鳕相辅相成的“养鱼”设备,探寻市场化路径。公司总经理刘明介绍,企业钻研陆基循环水养殖技术多年,研发了成套养殖装备——“超级鱼碗”养鱼系统。这套软硬件系统主打工业化循环水养殖,养鱼的水经过各个使用环节,经过水处理系统再返回到养鱼系统,水的循环利用率达到95%以上。
无论是科技创新的加持还是规模化发展的路径,最终都要通过产出产品,被市场检验。青岛的设施农业企业正以更高的产品品质积极走出去,深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。
“食用菌在国外是高端食材,定价较高。基于此,我们确定了以出口为主的发展思路。参与国际竞争,对我们的产品品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。”走进山东艾泽福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食用菌生产车间,公司副总经理刘鹏程边走边介绍,数字智能原料分配系统正根据每台设备的生产量分配原材料,用工从原来的6个人直接精简到1个人。这座百级净化接种车间经过数字化改造后,建立起一套从数据采集、融合、挖掘、分析到决策支持的智慧化生产模式,两条生产线每小时可完成1万包培养基上架,生产效率比原先提高3倍。时下,公司产品远销海外20余个国家和地区,年出口量达1500万棒,出口额达1.5亿元。
备案号:京ICP备2024050808号-2联系电话:15811512873邮箱:576030584@qq.com